“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调动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,村民自觉把环境卫生搞好了也是自己受益。”11月26日,市委常委、区委书记温湛滨召集市、区相关挂点单位负责人,到石角镇石岐西一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情况。据悉,我区今年规划推进建设美丽乡村72条,其中44条为市美丽办要求的必建任务。
建设:政府引导、规划,让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
当天,温湛滨环石角镇石岐西一村走了一圈,仔细查看村容村貌建设和周边环境卫生状况。整齐的民居、干净的村道,村前的湖水波光粼粼……石岐西一村,我区早年的生态文明村示范点,今年被列为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村之一。
“西一村的村容村貌基础已经不错了,但还是有些细节需要注意一下。”当看到菜园里一些废弃砖头随处乱放时,温湛滨现场建议:“这些砖头可以清理一下,不一定要扔掉,有用的只要堆放整齐就好。”针对村道小巷、房屋之间的狭缝里长出来的荒草,温湛滨表示:“可以发动村民两三个月拔一次草,环境卫生搞好了都是大家受益嘛。”
“美丽乡村建设,群众是主体,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、保洁等工作要大家一起来搞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”走访期间,温湛滨多次强调要建立村民理事会,尊重村民意愿,调动村民的积极性,鼓励农户投工投劳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。“政府引导,做好相关规划,但具体实施过程,还是需要村里自己解决。”
看到石岐西一村缺少健身娱乐设施,温湛滨现场表示将和挂点的市、区各单位商量,筹集一些资金为村里增设康乐设施,让群众有个休闲活动场所。
资金:多方筹集,鼓励各地积极争取“一事一议”财政奖补项目资金
我区的美丽乡村建设,倡导生态人居环境理念,主要对村庄的“脏、乱、差”环境进行全面整治,在保护村庄原生态的同时,打造“规划建设有序、村容村貌整洁、配套设施齐全、生态环境优良、乡风文明和睦、管理机制完善、经济持续发展”的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2013年,在全市8个县市区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中,我区以综合考评分99.33分排名全市第一,高出全市平均分1.65分,凤城街道黄塘东村、东城街道白庙渔村、莲塘二村等12条乡村顺利完成美丽乡村建设。根据《2013—2018年清城区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任务表》,到2018年,全区拟建成2个美丽小镇,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和风景区周边350条左右村庄整治规划,其中30%以上的村庄要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。
谈到美丽乡村建设所需的资金,温湛滨表示,各级政府和部门筹集一些、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同时,鼓励各地推行“一事一议”等贴合农村实际的有效办法,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。据了解,2013年,全区12个美丽乡村共投入建设资金2626.59万元,截至目前,相关部门协助各村通过“一事一议”政策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230万元。